January 28, 2006

年來了

年來了,祝福大家!!

January 26, 2006

the city of chanchan

January 18, 2006

無題

January 17, 2006

雲門

終於 訂了雲門的門票 因為舞蹈因為行書 因為雲門因為雲們 曾經憧憬舞蹈 現代舞爵士舞 曾經有一個學生答應為我表演 break-dance 他說等他手臂夠強夠壯會為我表演湯馬斯 他是個聰明的學生 學校容不下他 他容不下教育制度 終於 他走了 沒有為我表演 很久很久以前就想看雲門 不懂舞蹈不懂節奏不懂肢體 如今 安於自己的無知 曾經有一次與你去看胡桃夾子 我睡著了

January 12, 2006

登青山

青山佛教學校 青山村 香海名山(一) 香海名山(二) 往佛門 青山禪院

莫名其妙

青山禪院上,太極旗飄揚。

東風

一呼吸,便是濃濃的春意 想起,蘇格蘭的陰與晴 啊,如果 此刻有一杯威士己真好

January 11, 2006

繼續讀社評

繼續讀社評。為一篇社評加按語,括號中為本人之按語。 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在回應有兩名老師墮樓身亡時表示,「如果事件和教改有關,墮樓的老師應不止兩人。」此語一出,社會上嘩聲四起,批評羅范椒芬的聲音鋪天蓋地而來。 雖然羅范椒芬已在電台節目中承認,當時回應時衝口而出,實在有欠考慮。她表示,如果因為自己用詞不當有老師感到不安,她願意道歉。 (按:道歉需要預設條件的。) 坦白說,以一個政府的高級官員,這樣的言辭實在太不得體,但很明顯,羅范椒芬並無意冒犯教育界人士,這只不過一時言語之失,可惜,在今日香港泛政治化的浪潮下,卻被有心人乘機上綱上線,將「冷血、無情」的帽子硬扣到羅范椒芬的頭上,企圖藉此掀起一場教育界的大風浪。(按:陰謀論) 教育專業人協會批評羅范椒芬的道歉不足夠,並指她需要為教改對教師帶來的傷害道歉。 教協會長張文光表示,「羅范椒芬的道歉不足夠,因為她並無就教育改革為教師帶來的痛苦及傷害道歉。」他將會在一月十八日提出立法會動議辯論,要求檢討教改步伐,推行小班教學,減少課節,增加教學支援人員及成立教師情緒輔導中心。 當然,教師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按:當真?),有教師自殺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件令人感到沮喪的事,但並沒有證據說明和教育改革有必然的關係(按:這個證明有甚麼意義?),硬將兩位教師的不幸事件扯到教育改革頭上來的人,正是想利用死人的剩餘價值(按:死人的剩餘價值是甚麼?),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 (按:陰謀論) 據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所提出的數據顯示,過去六年共有十二名教師自殺,即每十萬名老師中有四名自殺,相對於行政人員每十萬中有八人自殺、文員每十萬中有四人、非技術人員每十萬中有十一人來說,自殺率仍未算高。(按:既然教師的地位如此崇高,有十二名教師自殺是不是很嚴重呢?統計數據中為甚麼「教師」以行業來歸類,而行政人員、文員、非技術人員不以行業來歸類?)不過,我們無謂將問題糾纏在這些數字上面(按:有趣),否則更容易被人指摘為冷血和無情。但香港人自殺的原因很多,若單方面將自殺歸結於一個問題,只會製造更多沒有意義的噪音,例如將教師自殺和教育改革扯在一起,不但混淆了教育改革的意義(按:語意不明),還令人對教師的行為有所不解(按:語意含糊),因為,教育改革分明是對學生有好處的事(按:並非分明,教改剛開始,沒有人肯定知道現在的教改對學生有甚麼好處),即使會略為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又何需以死明志呢?( 按:略為的標準是甚麼?自相矛盾:上文說教師自殺不能歸結於教改,此處卻說教師以死明志。) 其實,自香港經濟出現結構性轉型以來,社會各階層無不感覺壓力,難道公務員由十八萬人裁到十六萬就沒有壓力?難道經濟不景逼?個人增值的公司僱員就沒有壓力?難道醫療經費日見短缺,醫務人員人手嚴重不足就沒有壓力?(按:嚴重的邏輯謬誤,大家有壓力,不能證明老師沒有壓力)相對來說,由於人口老化,學生減少,教師人手比以前更充足(按:無知。學生減少,政府殺校,栽員。),他們的壓力並不算太大,由此可見,那些硬將教師的自殺和教改扯上關係的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不尊重事實! (按:無知大概也是一種罪過) 即使教育真的給教師帶來壓力,但只要教改的方向是對的,只要教改能對學生有好處,這條路我們就應該毫不猶豫的走下去(按:說得對,問題是誰可肯定這方向是對的,誰可肯定教改對學生有好處?/說得不對,方向對不等於方法對,秦始皇也認為自己的治國方向是對的,所以他也毫不猶豫的走下去)。若兩名教師的自殺是由教改而起,我們要責難的對象也並非是教改,而是應好好反省教育界人士對承受壓力的能力以及他們對人生的態度(按:是的,要好好反省。手頭沒有統計資料,不知教育界人士有多少。),更有必要在教育改革中加強對教師的輔導(按:思想工作/思想教育),讓他們建立更堅強的自信和健康的人生觀,惟有如此,才負得起作育英才的重擔,才配得起為人師表的無尚光榮!(按:無尚光榮者光環也。) (太陽報 11-1-2006)

生的理由死的理由

教師自殺事件,令人悲憤莫名,引社評一則記之。 伊索寓言?有一個故事說:宙斯創造動物時,將力氣、速度和羽翼給予不同的動物,只有造人的時候,卻讓他赤裸地來到世間。人於是向宙斯投訴,宙斯回答說:「我給了你最多的東西,你有說話的能力,這種力量比誰都強大,比誰都快。」當知道說話的力量後,人就帶?敬畏和感恩離開了。 說話可以助人,亦可傷人。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日就她指兩名教師自殺與教改無關的言論公開道歉,但她的失言已引爆了教師積累多時的怨氣,而李國章局長昨日的講話則如火上澆油,恐怕會更刺激教師情緒。我們擔憂此事會弄僵了教統局與教師的關係,令落實教改的工作事倍功半。 靈堂之上不准喧嘩,這是一般成年人應有的禮貌。4 日內有2 名好教師自殺身亡,教育界正瀰漫一片哀慟,死者家屬和工會代表遷怒教學環境,怪責教育改革導致工作壓力太大,這在邏輯上未必成立,但也是人之常情,羅范椒芬加以反駁,說了「如果係(有關),為何只得兩位教師呢?」這句話邏輯上或許可以成立,卻違反人情,是在錯誤的時間講了錯誤的說話,刺痛了不少教師,許多人致電電台投訴,情緒激動。教協和民建聯等更乘勢發難,要求暫停教改和增加人手。 羅太承認自己不夠冷靜,第一時間公開道歉,事情原可轉圜,但教統局長李國章卻加入戰團,一邊為羅太辯護,指傳媒報道斷章取義,一邊質疑教師壓力太大之說,指已給了5 年時間教師考基準試,令許多學生受不合資格教師教學,「 若他們(指教 師)不能接受挑戰,我們也有提早退休計劃」。這番話很不智,無疑是火上澆油,對瀰補政府與教育界的裂縫毫無好處,徒添怨懟,一旦教改舉步維艱,受害者會是社會大眾。 教師自殺的成因很複雜,不能單歸咎於工作壓力,就算有工作壓力,也不能就此否定教育改革。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問題是李、羅兩位教育高官的言論,明顯與一般教師的感覺有一大段距離,這份認知和感覺上的差距,正正就是進一步推行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 自推行教改以來,教師承受的壓力最大,這是客觀事實。尤其要注意的是,適齡學童數目大幅減少,由8 萬多人迅速跌至4 萬餘人,掀起了持續多年的縮班殺校風,老師要肩負許多額外工作,幫學校競逐學生,更要不斷進修,方可保住教席。加上教改引入資源競爭機制,老師要協助學校申請各種特殊資助,以便向家長顯示成就。此外,課程改革和評核制度轉變,也令老師的備課工作大增。壓力日積月累,形成怨氣,怨氣的積累,化為對教育當局的怒吼。 教改正走入關鍵時刻。未來幾年,當局將會落實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三三四學制中的課程改革和考試制度改革,還有備受爭議的外評和自評,教師的工作壓力將會有增無減,對教統局的怨懟更易加深。 羅、李兩人並非不明白教育界有怨氣,但他們長期主理教育政策,全情投入推動教改,已經將教改的進退得失與個人的喜怒哀樂連在一起,遇到挑戰教改的問題時,很容易變得自我中心,失去應有的同情心;然而,教師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執行者,沒有教師的充分合作,教改根本難以成功。作為掌管教育政策的最高級官員,如果無法掌握教師脈搏,號召教師支持,教改前景便教人擔心。 (明報 11-1-2006)

January 05, 2006

磨牙

昨天吹東風,有春天的氣味 其實我一點也不懂,所謂,之輕之重。 有老師跳樓,不堪工作壓力 壓力之重,生命之輕 牙醫說:你有嚴重的磨牙! 我一臉無奈。 甚麼原因導致磨牙? 原因不明,大概因為壓力吧! 其實我一點也不懂。 所以,看《如果,愛》 那兩個刺點一直蠱惑我: 周迅有兩次莫名其妙的磨牙 金城武把手指塞進去讓她咬 張學友按撫她的唇讓她平靜下來 我其實不懂這兩個片段 也不懂磨牙之輕之重 即使我每次都咬緊牙關醒來 大概陳可辛杜國威也有嚴重的磨牙

January 03, 2006

新年快樂

1月1日,我們去探momo woowoo,她們都健康快樂,謝謝公園仔